子宮對于女性至關重要,具有維持內分泌平衡、保護卵巢,以及生育的作用。但有一種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病總在這里生根發芽,發病年齡橫跨青年到老年,它就是子宮肌瘤。子宮肌瘤作為女性高發疾病,還有一個“壞習慣”就是容易復發,不易根除。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女性高發疾病子宮肌瘤,子宮肌瘤的發病因素有哪些?發病應該拿它怎么辦。
一、子宮肌瘤的發病因素有哪些?
子宮肌瘤,是起源于子宮肌層的良性平滑肌腫瘤。大多數子宮肌瘤不會導致明顯癥狀,經常是在女性體檢時被發現。少數患者是因為月經量增多、月經期延長,或因尿頻、便秘、腰部酸脹感等癥狀,或因觸摸下腹部發現有腫塊就醫而確診。子宮肌瘤的確切病因尚不明了,但它的發生通常認為與以下五個因素密切相關。
1、年齡:年齡是子宮肌瘤形成的關鍵因素,子宮肌瘤多見于30歲至50歲之間已生育的女性身上,20歲以下比較少見。
2、激素:雌激素是促使肌瘤生長的主要原因,生育過的女性比較多發就與妊娠期高激素環境有關。還有學者認為,妊娠期子宮肌瘤生長加速除了與妊娠期高激素環境有關之外,人胎盤催乳素可能也發揮了作用。而一旦女性絕經后,子宮肌瘤便萎縮或者消退,這是因為體內雌激素的降低。現代醫學認為,子宮肌瘤是性激素依賴性的良性腫瘤,主要基于以下證據:子宮肌瘤好發于性激素分泌旺盛的育齡期婦女,青春期前少見,而絕經后肌瘤停止發展或縮小;妊娠期雌、孕激素的分泌量增加,肌瘤有增大的傾向;外源性性激素攝入,如激素補充治療會引起肌瘤增大;抑制性激素分泌的藥物治療能使肌瘤縮小。不過,雌、孕激素在子宮肌瘤發病中的作用及機制尚未完全明確,是否為子宮肌瘤發生的啟動因子目前仍存在爭議。
3、肥胖:肥胖可引起代謝紊亂,導致孕激素周期性調節缺乏,進而引起月經周期異常,影響排卵,增加患子宮肌瘤的風險。相較于體重正常的女性,肥胖女性的內分泌系統更容易紊亂,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比例容易失衡,并且形成惡性循環,子宮肌瘤的患病率亦會升高。
4、過度焦慮:這是很多職場女性的通病。工作節奏緊張、壓力過大或家庭不和、情感受創、情緒不佳等都可能引起卵巢功能紊亂,導致子宮肌瘤發生。另外,若過度焦慮進展為抑郁情緒,甚至抑郁癥,便會促使雌激素分泌量增多,這也是造成子宮肌瘤的重要原因之一。
5、亂吃補品:一些女性為了美容養顏,經常吃一些含有類雌激素作用的補品,長期食用會使雌激素過量。研究發現,絕經后使用激素替代療法的女性,子宮肌瘤的發病率明顯提高。市面上的女性滋補保健品種類繁多,大多數產品的功效為排毒養顏、祛斑美白、塑身減肥、補血補氣,同時還附帶有促進睡眠、改善內分泌、延緩衰老等概念,建議女性在選擇保健品時要提高警惕,避免購買高濃度激素的保健品。
總的來看,子宮肌瘤的發生是子宮細胞組織受到雌、孕激素與其受體共同調節的多種生長因子的綜合作用,在肌瘤細胞的發生過程中,各種危險因素和細胞遺傳學異常均起到了重要作用。雖然目前認為子宮肌瘤不會遺傳,但從醫學研究來看,的確有家族聚集性。
二、手術能否徹底清除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的發病率高達20%-50%,也就是說,有將近一半的女性會發病。除了高發病率外,子宮肌瘤的另一個特點是容易復發,復發率約為22%。其原因是子宮肌瘤是一種激素依賴性腫瘤,任何治療子宮肌瘤的方法都會受限,因為只要保留了子宮,就有復發的可能。
不少患者有這樣的疑問:做了手術,肌瘤不是都拿掉了嗎,怎么還會長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在臨床手術中,醫生通常會拿掉較大的肌瘤,有些小的肌瘤是拿不掉或者不處理的,而那些小的肌瘤有可能會繼續生長。所以一般情況下,肌瘤數目越多,復發的幾率會越高。B超檢查能發現的肌瘤,手術過程中能發現或摸到的肌瘤,往往都能及時切掉。但有的多發性肌瘤可能比綠豆粒還小,B超也無法發現,就留下了術后復發的可能性。
目前,子宮肌瘤的手術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種。經腹手術(包括腹腔鏡和開腹兩種術式),適用于有生育要求、期望保留子宮者,具體選擇腹腔鏡還是開腹手術,取決于術者的手術操作技術和經驗,以及患者的自身條件。宮腔鏡手術適用于部分黏膜下肌瘤、肌壁間內突肌瘤等。經陰手術,可行子宮切除術及子宮肌瘤剔除術。當然,子宮肌瘤的手術治療還包括其他微無創手術或局部治療,但與傳統的子宮肌瘤剔除術和子宮切除手術相比,這些方法多數通過縮小肌瘤體積或破壞子宮內膜達到緩解子宮肌瘤癥狀的目的,但不易取到肌瘤組織進行病理檢查。
三、肌瘤會不會癌變
子宮肌瘤究竟可不可怕,還要根據患者的年齡、癥狀,以及肌瘤的部位、大小和有無變性等因素綜合考慮。
一般來說,無癥狀的肌瘤不需要治療,特別是近絕經期婦女,因為絕經后肌瘤大多可以萎縮和消失。對于其他女性的無癥狀肌瘤而言,建議每3個月至6個月隨訪一次,如果出現經量增多及經期延長、下腹包塊、白帶增多、壓迫癥狀等,要積極尋求專科幫助與治療。
很多人擔心子宮肌瘤不除,會有癌變風險。事實上,子宮肌瘤惡變的情況很少見,發病率僅為0.4%-0.8%,多見于絕經后伴有疼痛和出血的患者。絕經前婦女的肌瘤若每年增長速度在1厘米左右,基本在可控范圍內,若出現以下情況就要考慮癌變可能:肌瘤突然生長過快;原來沒有癥狀的,現在出現癥狀;患者年齡大了,肌瘤卻沒有消退等。
四、與胎兒能否共存
患有子宮肌瘤的女性在懷孕這件事上,總是比較糾結。肌瘤和胎兒能共存嗎?
我們建議女性朋友懷孕前,一定要做B超檢查子宮。臨床上,懷孕后期,同時伴隨較大肌瘤時,容易引發肌瘤變性。肌瘤變性主要是指隨著孕周增加,肌瘤過度生長,醫學上叫紅色變性,會引起疼痛,甚至刺激子宮收縮造成流產。
女性孕前發現子宮肌瘤,醫生會根據肌瘤的部位、大小和是否有癥狀來處理。如果癥狀明顯影響健康、子宮肌瘤較大或位于黏膜下影響了宮腔形態,進而影響受孕,會建議手術或藥物治療,去除肌瘤或縮小肌瘤體積,但治療后多數需要避孕一年后才能懷孕。如果沒有任何癥狀和不適,也不影響受孕,肌瘤較大也是可以懷孕的。
大多數妊娠合并子宮肌瘤的患者在整個孕期是沒有癥狀的,不需要頻繁做B超看肌瘤大小,正常產檢就可以。如前所述,即使發現肌瘤長大了,孕期沒有癥狀也不需要特別處理。據統計,90%的妊娠合并子宮肌瘤的女性在產后3-6個月后肌瘤體積會縮小。少數孕婦會有癥狀,大多發生在早期妊娠的后期或中期妊娠早期,因為那時肌瘤最容易增大,特別是肌瘤大于5厘米時,主要癥狀表現為腹痛,需及時去醫院檢查和處理,聽取醫生的專業建議。
建議:
關于子宮肌瘤的預防,我們給廣大女性的建議是注意飲食和情緒控制,保持良好的心態及生活習慣,每年進行一次婦科檢查,如子宮彩超。如已發現子宮肌瘤,且大于4厘米,建議每半年復查一次,以便及時掌握肌瘤的發展趨勢,采取相應治療措施。